“非药”重回药店经营范围 ,能否纾困药店 ?-行业动态-武汉yl23455永利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

    yl23455永利



           日前,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医保局发文 ,鼓励全区零售药店积极引进 、展示 、销售谯城花茶产品,设置专柜 ,不得以医保定点为由拒绝相关产品进驻。有业内人士认为,虽然亳州市谯城区的做法是一种“特事特办”的个例,但随着医保监管数字化 、智能化的推进,定点药店“非药”经营将迎来转机 。

       

        近几年,消费者的养生保健意识不断提高,不少药店的非药品经营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,尤其是器械 、保健食品及药食同源的花茶类产品的销售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。在国家集采基本实现全覆盖 、连锁经营日益同质化的当下,从上市连锁药店披露的信息中不难发现上市连锁做了很多探索 ,多元化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。

       

         “花开二度”亮点缤纷

       

        上市连锁经营非药的主要突破口是药妆、互联网医院和商业保险等。目前,一心堂在云南和广西的门店已分别上线体彩、福彩新业态。不少人对一心堂卖彩票看不上,认为这种新业态没啥技术含量  ,殊不知彩票的进入门槛非常高 。据经济学家论证,博彩行业可以对抗经济周期,是真正常青不衰的好行业,尤其是经济不好时博彩业的业务量反而更加稳定。除了彩票机,线下门店额外增加彩票经营几乎零成本 ,代销彩票的提成大约在6%8%之间,如中大奖还可返点2% ,从这点来说,净利润非常可观 ,这是经济账。从社会效应看 ,增加彩票新业态,既可实现顾客引流与业务的双增长,还能引发轰动效应 ,收获极高的关注度。

       

        药妆属于“花开二度”,但政策支持 、环境宽松以及民众的认可度,与以往相比却是天上地下。传统药店以中老年为主要客户群体,药妆店则志在吸引更多的年轻客户。2021年开始一心堂着重打造个护美妆旗舰店 ,将美妆旗舰店作为新零售的窗口。品类主要有面部护肤 、头发护理 、彩妆系列 、鼻部护理、婴儿护理等,引进自带流量的国内外优质药妆品牌,提升顾客关注度及一心堂的品牌形象 。目前一心堂在云南省内已开设药妆店近300家,云南省内药妆店的个护项目类销售额较2020年同口径增长了40.43%。此外,一心堂还布局了便利店和中药配方颗粒新业态。

       

        商保与店型多元化

       

        国大药房的非药业务围绕“医++险”的商业模式进行生态化布局与业务驱动。2021年,国大药房参股的嘉隆健康、合资新设的嘉仁医疗健康(海南)有限公司均已获得海南互联网医院资质并完成系统对接,还与16个互联网医院平台合作,已在深圳、内蒙古、新疆、吉林、沈阳区域开展处方外流项目,打造“互联网诊疗+处方在线流转+药品配送到家”一站式服务 。商业保险方面,2021年实现销售同比提升159%,涉及各类基金险、大病、慢病等多方位的业务尝试 。商保新业态在一心堂也是遍地开花,到2021年年底一心堂开展第三方保险业务的门店有8281家,较2020年净增1516家,覆盖率达到96.74%,全年第三方保险销售额6.42亿元,同比增长88.98% ,单店店均共享销售额7.75万元 。

       

        健之佳坚持“店型多元化和服务专业化”,在以医药零售为主要业态的基础上开立了便利店、中医诊所、社区诊所、体检中心等店型,逐步探索“药店+便利店” 、“药店+诊所”、“药店+体检中心”等新模式,探索开展各种非药类业态 。定位于“品质+时尚+快捷”的“之佳便利” ,是其长期关注学习美日同行模式、区别于多数药店同业的重要经营特点。截至2021年年底之佳便利店已达297家,同比增加了23.75%,便利零售板块毛利率达21.06%。

       

        能否为大连锁解忧

       

        我国药品零售业正在迎来一段极为艰难的爬坡期 。数据显示,2021年我国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达4774亿元,同比增长10.3% ,其中实体药店市场药品销售额达4405亿元 ,同比增长7.8%——虽然看起来摆脱了近年来的下降通道 ,但增幅不尽人意。

       

        2021年连锁药店龙头的营收增速开始明显放缓,部分头部连锁的净利润额出现大幅下滑。据统计,国大药房以224.78亿元的营业收入高居首位 ,紧跟其后的为大参林营业收入167.59亿元、老百姓156.96亿元 、益丰药房153.26亿元和一心堂145.87亿元;营收增速方面,健之佳同比增长最高达17.21%,老百姓最低为12.38%,其他上市连锁益丰药房16.60%、国大药房15.64% 、一心堂15.26%、大参林14.92% 、漱玉平民14.70% ;上市连锁营收增速基本上在15%左右,相差不大。平均来看 ,七大上市连锁营收平均增长率从2020年的24.68%直降到2021年的15.09%,增速同比下滑9.59个百分点。从净利润增长情况看,益丰药房、一心堂和健之佳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.88亿元、9.22亿元和3.00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19.42% 、16.66%19.66% ,老百姓实现归母净利润6.69亿元,同比仅增长10.10%;而国大药房 、大参林和漱玉平民受疫情反复 、计提商誉减值、新开门店集中、会计政策调整、股权激励费用等拖累 ,归母净利润分别负增长80.88%、25.51% 、46.88%,其中大参林是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净利润下滑。这种情况显然是少见的 ,引起了业内的高度重视甚至有些人忧心忡忡 。

       

        观察<<<

       

        在行业增长遇到天花板的时候,新业态、新模式就被寄予了厚望。非药类产品与药品类经营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,能相互吸客引流,共同构筑连锁大健康服务 ,是非药类被看重的原因所在 ,但各上市连锁在这方面动作不一。据分析 ,这与连锁的多元化战略以及竞争优势有关,与政策风向、资本投向等有关 ,也与连锁的阶段性任务有关。

       

        在非药类方面布局早、着力多的,当属国大药房、健之佳 。国大药房打造首家SPS+大健康融合新概念店,设置自助售药机 、建设数智化无人值守药房等等,都是值得点赞的新业态探索 。健之佳以多元化、新业态立店,差异化建立优势 ,也得到了超出其他上市连锁的资本估值,在新业态上有取有舍并进一步加大培育力度,或能大有斩获,成为新的利润增长极 。

       

        受疫情影响以及国家集采全覆盖、连锁毛利率困境、网上药店抢占市场等多重压力下 ,凡是有较大市场空间 、有诱惑力的利润空间 ,又能与药品经营形成协同与共振效应、有利于增收扩源降成本的产品、领域以及新业态 ,都是头部连锁围猎的对象,也是药品零售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极大看点 。